《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观后感】导语,你眼前所欣赏的此篇有1160文字,由唐龙清精心校正发布,假若你对这类文章感觉哪里不好,可以发表分享给大家!
战后日本的崛起得益于对教育的重视和人才的培养。日本前大臣荒木弘毅曾指出:“从明治到今天,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战后的经济发展,令人惊叹,世界瞩目。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战后,日本的物质资本存量几乎消失,但仍有大量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这是其国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早在1872年,明治颁布《学习敕令》时,就在《学制公报》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口号,那就是“城市里的家庭都要学习,不做家务的也要学习。”然后,1886年,明治宣布在全国实行义务教育。经过大约30年的努力,初等教育终于在全国普及,其速度在世界教育史上首屈一指。而且从年龄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法国早10年。正如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在施政报告中所说,“人是国家的财富,教育是国家的基础。”这应该是日本崛起奇迹的根源。
战后日本的崛起得益于对完美和卓越的追求。吉田茂是二战后日本最著名的首相。晚年用饱满的语言写出了《百年激荡》,总结了日本民族如何克服困难,高瞻远瞩,大胆进取,善于学习,追求完美。他说日本民族有一种止于完美的职业精神。除非什么都不做,否则就得尽力而为,这是深深植根于日本民族血脉中的。这是日本在明治维新和战后经济奇迹之后,一直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主要原因。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战后日本经济腾飞有三位导师。第一个导师是道奇,他教日本人发展经济,首先是稳定货币金融,把日元和美元的汇率固定在360日元。第二位导师是全面质量管理之父戴明。德鲁克说质量管理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完美应用的是日本人。第三个导师是德鲁克本人。他教会了日本人如何思考战略,实施目标管理。德鲁克还对日本文化精神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七十岁时,他被授予东京大学日本艺术与文化教授的荣誉,并为此感到自豪。德鲁克和吉天茂的英雄所见略同。两位老师都认为日本民族真正的兴趣是追求完美和完美的职业精神。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力争最好,专注于无,力求完美。这种精神的背后,是一种异常谦卑的学习态度,一种不断吸收他人长处的开放心态。盛田昭夫说,“日本企业在短时间内快速进步的秘诀在于,企业经营者总是认为日本在各个领域都落后于别人,从而产生紧迫感。他们愿意冒充欧美国家的学生,坚持交学费,学习商业惯例,吸引新技术。在日本,人们不断追求效率和生产力的提高,即使是像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从设计到加工,我们都经过了仔细的考虑和研究。"
中国人弄虚作假,机会主义和欺骗。。。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普遍心理。与日本人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吗?!
文章地址:www.hzydhh.cn/html/308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