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日记范本集合十三篇

时间:2023-10-18 19:56:30 | 作者:无名

数学日记范本集合十三篇

【日记】导语,大家所阅览的本篇文章有8675文字共十三篇,由严丽波专心订正发表!感谢学习参考!

数学日记范本集合 篇一

两则

两则

10月29日 天气:晴

今天晚上,妈妈问了我一个问题:“今天你跳舞的地方一共来了多少人?”我思考了一下,回答:“4乘5等于20,20减2等于18,今天一共来了18人。”妈妈又问我为什么这样算,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因为我们的队形是5排,每排4人,就是5个4,一共20人。但有两位同学没来,所以要20减2等于18。”妈妈听完高兴地说:“孩子,你真聪明!能把学会的知识用上去了。”

10月30日 天气:晴

今天有点感冒,妈妈带我去看了医生,并开回了一些药,因为我从小就害怕吃药,就问妈妈:“我一共要喝多少次药?”妈妈反问道:“你说呢?”坐在一旁的爸爸赶紧说:“每天喝2次,要喝5天,一共要喝多少次呢?”“不就是2乘5等于10,因为是求5个2相加是多少。对不对呀?”我侧着头对妈妈说,只见妈妈开心地笑了,并说道:“你真的好厉害,又把学到的`知识用上去了。”我心想:“学了数学,能帮我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好!”

同学们,你们喜欢数学吗?

点评:虽然你的这两篇数学日记显得有些幼稚,但从日记中的字里行间中能感觉到你已经在用数学了,老师感到很欣慰!(

数学日记范本集合 篇二

数学后就让同学记,一开始同学们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于是就告诉他们:比如,你学了新的数学知识后,有什么想法;想想身边的哪些生活情景和新学的数学知识是有关联的。目的是想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

因为三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结构等原因对事物的综合能力还比较弱,所学数学知识也有限,所以一开始学生的中的数学的成分不多,有些都很牵强,还都比较幼稚。但他们开始模仿着写了,他们确实已经在用自己的眼睛在观察生活,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并及时记录下来。看了他们的日记,尽管都很稚嫩,但我十分欣慰。下面几篇是学期刚开始时学了《千米的认识》后写的几篇:

《亲自体验一千米》

前几天,我们学了长度单位,从那时起,我才真正知道一千米有多长。我们学校的跑道一圈有两百米,五圈就是一千米。上次数学老师叫我们跑五圈,体验一下一千米到底有多长。那真是跑得快把我们累死了,我跑了两圈就跑不动了,接着我走了两圈,最后剩下的一圈是跑的`。我家楼下的花园一圈大约有五十米,走二十圈就是一千米。如果我围着它走二十圈,肯定要累死了,如果走十圈,就是五百米;如果走一圈的话才五十米。从我家到易初莲花大约五百米左右。那么走两次的话就是一千米了。一千米是很长的,不相信的话,你就自己跑跑看吧!

《1千米有多长?》

说到1千米,大家一定都很熟悉,我以前非常小看1千米,是通过一件事情我才明白1千米有多长。

一天,我问妈妈:“1千米有多长?我们学校的跑道是200米”。妈妈说:“沿着跑道跑5圈是1千米,如果是走的话就要走10分钟,如果是跑就要跑5分钟,如果是骑自行车就只要骑3分钟就可以到达终点。”我终于知道1千米有多长了。

数学日记范本集合 篇三

两篇

两篇

别具一格的题

“咦!好奇怪的题呀!”我翻着妈妈给我买的'语文小升初资料,发现了一道奇怪的数学题。

题是这样的:

根据古代《僧六律》的解释:一刹那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舜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请问:一刹那是几秒?

刚看到这个题,我一下子懵住了。这么绕人!

我又细读三遍后,找到了窍门。这道题应用倒推法。

首先算出一日一夜为几秒:

一日一夜=24小时 24小时=24×60=1440(分) 1440分=1440×60=864400(秒)

然后一步一步推:

86400÷30=2880(秒)…一须臾

2880÷20=144(秒)…一罗预

144÷20=7.2(秒)…一弹指

7.2÷20=0.36(秒)…一瞬

0.36÷20=0.018(秒)…一念

0.018÷1=0.018(秒)…一刹那

答:一刹那是0.018秒。

除了这个方法还有更快的一种方法呢:

解:设一刹那是x秒

x×1×20×20×20×20×30=24×60×60

x×20×20×20×10=24×60

x×80000=1440

8000x=144

x=0.018

答:一刹那是0.018秒。

理解了这道题,真的觉得这道题好简单啊!也好有意思呀!

学数学真有趣!

换一种思路来思考

“唉!老师真是的,布置这么多题,真受不了!”我看着奥数题发呆道。

前面几道我都顺利做了,可是有一道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题是这样的:

一个印度老人有三个孩子,临死前立下遗嘱:家中有19头牛,老大得1/2,老二得1/4,老三得1/5。老人死后,三个儿子商议了许久,怎么分呢?

我乍一看,哈哈!太好做了!一个一个乘不就行了!

可再一看,却发现了一个大问题。19头牛乘1/2、1/4、1/5,都乘不到一个整数。难道分牛还一半一半的?

我左思右想,突然想到比例关系。于是我想到了解法:

老大的牛:老二的牛:老三的牛

=1/2:1/4:1/5

然后分母分别乘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1/2×20):(1/4×20):(1/5×20)

=10:5:4

再用19×10/(10+5+4)=19×10/19=10(只)

19×5/(10+5+4)=19×5/19=5(只)

19×4/(10+5+4)=19×4/19=4(只)

答:老大10只,老二5只,老三4只。

通过做这道题,我懂得了:当做题遇到困难时,可以试着换一种思路来思考,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数学日记范本集合 篇四

在四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我学习了小数点。我还知道: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点来表示。

前几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有关小数点的梦。一片辽阔的森林中,突然,响起了一阵号角声。原来,是动物运动会在今天正式开幕了!运动会中,有好几样比赛项目。其中,人瞩目的是跑步、游泳和跳高这三个比赛项目。经过一翻激烈的竞赛,最后的结果已经“出炉了”。跑步比赛的结果是小马一分钟跑了406.31米;小羊一分钟跑了376.28米;而蜗牛一分钟则跑了129.726米。游泳比赛的结果是小鱼一分钟游了197.63米;乌龟一分钟游了184.52米;蝌蚪一分钟游了152.431米。跳高比赛的结果是袋鼠跳了2.35米;兔子跳了1.89米;青蛙跳了1.642米.

在准备公布比赛结果的时候,狐狸对牛裁判说;“牛裁判,你看,这小数点芝麻一般大小。干脆啊,不要小数点得了。”说着说着,她就把小数点给擦了。结果,每个项目的成绩都改变了。最差的,全部变成的。例如:小马的跑步成绩变成了40631米;小羊的跑步成绩变成了37628米;而蜗牛的则变成了129726米。大家听到了结果,也不由的发出了疑问:蜗牛怎么成了跑步冠军呢?他平时不是慢吞吞的吗?

第二天早上起床,我明白了:小数点如果点错了地方,那就会造成很大失误。

教师点评:在你们的眼里,枯燥的数学成了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原本没有任何生命意义的伯数字和符号也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宝宝”、“小朋友”,于是那些枯燥的数字、符号也变得富有情趣和生命力了。老师从你的数学日记里不仅看见了你们别具一格的想象力,也看见了你们对数学的热爱。

数学日记范本集合 篇五

下午放学时,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大家想办法测算一次性筷子的体积,并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将测算过程记录下来。这道家庭作业,表面上是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实际可能寓意更深,因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与环保有关。

一回到家,我就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思考这个问题。一次性筷子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怎样才能测算出它的体积呢?我思来想去,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摇摇头……,终于,有了一点眉目。我可以将一次性筷子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这样容器中的水就会溢出来,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体积吗?可是筷子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又该怎么办呢?可不可以用石头或胶布之类的东西将筷子固定住呢?我想应该是可以的,但这些办法测定起来又都太麻烦了,要是有更简便的方法该多好啊!经过冥思苦想,我终于自豪的笑了。

数学日记范本集合 篇六

在悠久的数学,曾经出现过许多数学神童。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是数学界中的焦点人物。他们为研究数学知识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谷超豪,我国的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24岁时蜚声数学界,名为《经典场——米尔斯扬》的研究论文作为专著出版。

你听说过“歌德猜想”吗?它是数学王冠上的一颗明珠。我国在“哥德猜想”上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世界地位,而进行这项研究的人就是我国的数学家陈景润,他在20世纪国际数学界占有重要地位。

他(她)们都是数学界中的皎皎者,正因为有了他(她)们的奉献,才更激发了人们对数学的热爱。相信我们凭着对数学的热爱,也能搬动数学上的大山,也能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立大志,树理想,勤奋地学习!

数学日记范本集合 篇七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 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数学日记范本集合 篇八

3月10日 星期一 晴

预习,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是让我们自学的过程。但是,这一次的预习却让我伤透了脑筋。我的脑袋里是一堆浆糊——乱啊!不管我怎么认真仔细地看,怎么绞尽脑汁地想,还是想不通。只得问同学。可大家伙也不太懂,我听后仍然是一头雾水,这“雾水”似乎比之前更浑浊了。看着书上这一幅幅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似乎长满了茎的“画卷”,使我眼花缭乱,我看自己该去配老花镜了。想了很久很久,我只能搞清楚比例尺是一个比,它是由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组成,也就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我在书本标上一个个问号,等着老师给我拨云见日。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自己已经学会了比例尺,还进行了考试,并且考了100分。看着试卷上一个个红红的勾,心里美滋滋的。

好不容易熬过了几节课,就要迎来数学课了,我的心早就激动不已。第一是可以解开心中的谜团了,第二是又可以学到新知识了。

老师来了。他带领我们探究“比例尺”的知识,怎么求比例尺等等。我也渐渐明白了。在我心中的谜团也像雾一般渐渐消失了。其实,只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化成统一的,再把它们的比化简,就是比例尺了。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一幅图的比例尺,实际距离求出图上距离。或是根据图上距离与比例尺可以求出实际距离。最核心的就是相关的三个公式了。学数学要融会贯通嘛!这样,才不会怕各种题目!只要你掌握这种方法,关于这方面的每一道题就都不在话下了,因为解题方法是想通的,只要肯思考就一定做得出来。同时比例尺还有前项和后项,那就可以像理解比一样的去理解比例尺了。

数学日记范本集合 篇九

3月9日 星期日 多云

看着地图,突然想去啊!好想去看看故宫,去看看万里长城。脑海里突然冒出了问题:要是能知道与我们家乡的距离就好了。

第二天,数学课前我坐在位置上浮想联翩:想故宫的金碧辉煌,华丽的装饰,想长城的壮观。“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响了。

上课了,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学习比例尺……学了比例尺以后只要给你一幅地图就能算出两地间的实际距离……”也许学了今天这节课我就能算出去的路程了。于是我用心听着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努力思考着每一个问题,生怕漏了一个知识点。

上完了新课我知识大丰收,我知道:比例尺的意思,求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它是一个比,前项一般为1;图上距离指的是图上两地间的距离,可以通过实际距离乘以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等于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

真开心!练习的第一题老师就安排我们到故宫“游玩”。老师跟我真是心有灵犀,嘿嘿。老师说为了减少路途上的时间,我们采用坐飞机的方法出行。我们在地图上找到了家乡浙江、首都。用直尺量出了两地间的图上距离7厘米,然后算出家乡到的直线距离约是1190千米。相当于59个学校到县城的距离,好远啊!

接下来老师又带领我们到上海东方明珠塔、西安秦始皇兵马俑等处游玩……我们一个个乐此不疲!

我还是对故宫情有独钟。课后,我想知道如果从地面上走又有多少距离。我找来地图,排定出行路线。找来一根棉线,沿着弯弯曲曲的道路开始测量。还真考验人的耐心,可不能有一点大意哦,我坚持着。终于图上距离测量完毕:10。2厘米。那么实际距离就应该是1734千米。后来我又去算去家乡到韩国、英国的实际距离。真有意思!

数学日记范本集合 篇十

星期天,妈妈给我100元钱,要我去买学习用具,我高高兴兴的拿着钱来到超市,就买了一个橡皮2元,书包32元、文具盒5元、彩笔12元、一大捆铅笔10元钱,收银员要我算一算一共要多少元钱?

我想起在学校的数学课上学过的连减计算方法,列式:100元—2元—32元—5元—12元—10元=61元,收银员夸我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我开心的笑了。

点评:小作者的文章写得很好,语句通顺,条理清楚。

数学日记范本集合 篇十一

写数学日记就像写文章一样,选材很关键,选材要有新意,视角要独特才能写出一篇好的数学日记。

1)用童话的形式表达数学上的一些数量间的关系,这样有童趣,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如《数学王国的乌龙事》、《角的表演秀》、《直线曲线去打工》。

2)常言到:“胸有三江水,口吐一条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处处留心,养成多看、多听、多问、多想和多记的好习惯。平时让孩子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就不再觉得无从下笔,平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交水费,交电费,交燃气费等很多的费用,孩子只有留心,一定会发现很多的素材。

3)把每个单元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比如我们学过的《四则运算》这个单元,学生就可以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一个梳理,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没有括号的算式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四则运算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通过这样的梳理,下面再配几道四则运算的例子就可以了。

4)写出对一道题的独特见解,例如在平时的练习中,遇到一些练习,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就可以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5)结合自己最近学习的知识布置命题数学日记。如:讲过《位置与方向》这个单元,就可以结合本单元内容描述一下自己的家的大概位置,以及家附近的典型建筑,还可以写自己出游时的一些大致位置等等。

6)学生找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把当前发生的大事作为写作的题材进行描述。

数学日记范本集合 篇十二

寒假里,数学老师布置了30道趣味题的作业,其中有一题是这样的:某商店搞优惠活动,1包味精7元,2包13元,3包17元,问4包多少钱?8包呢?

一开始,我是这么想的:2包减1包也就是13-7=6,17-7=10,10-6=4,6-4=2,17+2=19,也就是4包19元,但我发现这个方法行不通,接下来5包8包的就就没法减了。那还有什么办法呢?我苦思冥想,还是想不出来。没办法,只好上电脑查了。

一查,原来是这么个道理:1包7元,2包13元=14-1;3包17=21-2×2;继续推算下去,4包=28-3×2=22元;那么8包就是56-7×2=42元。终于解出来了,原来是这么个道理呀!

以后我还是要多多努力呀!

数学日记范本集合 篇十三

主要记录学生对老师的态度、情感、建议等内容。写疑难问题。学生在学习数学、做数学题时碰到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时,可以把这些难题写在日记中,请求老师帮助解决。在上数学课时,对老师讲解的例题,总是听不明白,疑惑不解、又不敢发问,也可以写在日记中,请求老师课余给予个别辅导等等。学生对数学老师的上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课外辅导、考试评价等方面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写在日记上;对数学老师另有看法,或者有什么心里话要对老师说,也可以写在日记上。

文章地址:www.hzydhh.cn/html/299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