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差异的诠释学维度_社会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8-31 14:08:41 | 作者:未知

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差异的诠释学维度_社会学论文十篇

【社会论文】导语,大家眼前所欣赏的这篇共有37993文字,由陈炜平尽心修正后,发表到美文档!时期是汉语词汇,拼音是shí qī,意思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段具有一定特征的、较长的时间。如:上古时期、远古时期、萌芽时期、三皇五帝时期、封建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少年时期。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差异的诠释学维度_社会学论文十篇感谢大家来借鉴!

xxxx和观差异的诠释学维度_社会学论文 第一篇

//观/理解/诠释/差异

【 正 文】

中图分类号:A841;A8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xx)06-0005-06

正如哲学诠释学所指出的那样,任何理解和解释都有其自身的诠释处境,任何理解和解释都有历史性和有限性,任何理解和解释也都有未完成性和开放性。这给我们研究思想发展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过程就是和等人对科学不断理解、诠释、运用的过程。本文运用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立场和观点,通过对和在中国的运动实践中对主义经典文本理解和诠释差异的形成原因以及继承关系进行,同时也借此说明科学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观主要是指建立什么样的和怎样建设的观念。、的观都来自于对主义经典文本的诠释。、恩格斯对于的认识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主义原理》、《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著作中。他们设想未来的理想社会是: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全部生产资料归社会直接占有;消除了生产的无状态,生产按预定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采取从社会储存中直接供应的方法进行消费品的供应;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将逐步消失;人将获得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在怎样建设方面,他们一再强调不能一下子就废除私有制,“只有在废除私有制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创造出来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239页),“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293页)。并一再强调:“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2](676页)。即我们必须根据发展的实践来认识和发展这一理论,不要把它教条化,这是一个重要原则。

应该指出的是,、恩格斯这些论述主要是以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为前提的,是根据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情况推论的,但现实的发展超出了他们的设想,首先不是在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了胜利。这种现实的与、恩格斯所探讨的理想的是有所不同的。

和都认为是中国唯一的选择,“只有才能救中国”。而对于建立什么样的和怎样建设,和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同样是对主义经典文本的诠释,、都坚持和继承了主义经典文本之中一些基本原则,如:在建立什么样的问题上,在上都强调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经济上都强调公有制是制度不可动摇的基础,按劳分配是体现制度性质的分配形式。在怎样建设问题上,都强调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但同样是对主义经典文本的诠释,、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和怎样建设问题上,也产生了一些明显的差异。总的说来,设想的是以平均主义为特征、以实现平等为目的、带有空想色彩的社会。在他看来,平等是脱离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抽象原则,平等目标的实现从根本上不是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而是在于社会道德的提高和生产关系的改变,这带有明显的伦理的色彩。

认为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建设之所以经历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是由于什么是和怎样建设没有搞清楚。他结合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点,赋予观以新的内容: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认为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就是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其根本途径就是发展生产力,可以说观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发展生产力来建设。

哲学诠释学认为,历史性是人类存在的基本事实,无论是理解主体之本人还是作为被理解和诠释的文本,都内在地镶嵌于历史之中。人们的历史特殊性和和局限性是无法消除的,因此,人们的理解也无法逃脱这一历史特殊性和局限性,这就是理解的前结构。对于接受主体而言,不可能事先就把那些使理解得以可能产生的前见与那些阻碍理解并导致误解的前见区别开来。承认理解的历史性,就承认了理解者前见的合理性。这种前见是构成理解的基础和前提。一切解释都是在前理解的基础上达到的新理解。

根据哲学诠释学这一重要理论,我们很清楚地看到,正是由于理解和诠释的前见不同,和的观虽然都主要是直接来源于主义的科学理论,但是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我们注意到,观中的一些错误认识实际上来自于其理解的前见影响,这些前见造成了对科学思想的大量误读。“前见”也即“接受视阈”,的接受视阈极大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自幼熟读儒家“四书五经”,后又遍读“二十四史”。真正开始接受主义是在十月革命以后,也就是说,当他开始接受主义时已经成年,他所接受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已经在他身上扎下了根。这样,传统文化、传统思想就构成了他接受主义科学思想的前见。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不仅是影响选择作为自己的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还影响到他把平等、平均作为衡量是否是的根本标准。从其一生对认识的发展就可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早在1919年,有志于改变中国社会穷困面貌和救民于水火的青年即提出了“新村”计划,为未来的中国社会绘制了美好蓝图:“合若干之新家庭,即可创制一种新社会,新社会之种类不可尽举,举起著者:公共育儿院、公共蒙养院、公共学校……”[3](454页)用了十数个“公共”组织概括了“新村”的社会模型。这些组织包揽了社会成员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娱乐各个方面,“新村”实行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实行完全的平均分配。在另一篇文章中,用“圣域”来表达这一理想,并描绘道:“如世但有君子,则、法律、社会制度及多余之农、工、商业,皆可废而不用。”[3](85页)可见,无论“新村”还是“圣域”,都强烈地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体现了他的抱负和终极价值目标:消灭差别,实现平等。对于身上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958年6月14日,在同全国妇联党组的谈话中说:“讲过两次,家庭是要消灭的。他提到康有为的《大同书》。”[4](39页)这表明把主义理想和康有为的《大同书》联系起来。而这一认识在发起的公社化运动中有着更生动的表现。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思想与理论史上,人们通常都把“公社”同主义的组织形式联系起来。公社特点就是“一大二公”。所谓的“公”一方面是公有化的程度高,甚至于社员的自留地、家庭副业、以至于个人财产也收归公社所有;另一方面就是积极倡导实行供给制,供给制被看作是主义因素加以提倡。1958年8月21日,在讲话中强调:所有制解决以后,(公社)要考虑取消薪水制,恢复供给制的问题。过去实现供给制,过主义生活,二十二年战争都打胜了,为什么建设主义不行呢?[5](1011页)在看来,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阐述的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公平原则,在时期就必须开始实行,否则,就是“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也就是偏离了的方向。

公平、平等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也是主义奋斗目标之一,问题在于如何正确认识和实现它。、恩格斯早就指出,只有发展生产力,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态创造现实基础。而要是在没有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去勉强实行社会公平的目标,“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6](39页)。可是,在看来,实现平等从根本上不是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而是在于社会道德的提高和生产关系的改变。而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却惟恐它有碍于道德与人际关系的改造,最终难于实现平等。这种认识明显地带有中国儒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印记。当然,这不是说,不曾认识到生产力的重要性,事实上,在理论上,他对此也有过不少强调。但是,在情感上,在实践上,他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个前提条件的实现,使对于“平等”的认识发生了偏离,背离了主义的基本要求。

与相比,观的最根本特点,就是完全按照唯物史观,把公平看成一个取决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历史范畴。把发展生产力概括进的本质,这与反复强调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一脉相承,是对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和发扬。而这一新理解的产生是由的新视阈影响的。比较而言,少年时代就远赴欧洲,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比较多地受到与中国文化传统完全不同的西方文化的影响

xxxx改造罪犯理论的科学体系及研究价值_社会学论文 第二篇

【内容提要】改造罪犯理论包括“关于战犯改造”、“我们的监狱其实是学校”、“人是可 以改造的”等九部分。这九个部分可以概括为“三观”即刑罚观、监狱观、改造观,“ 三论”即方、策略论、管理论。“三观”为基础理论,“三论”为应用理论。这一 理论系统地回答了监狱刑罚执行与罪犯改造工作“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 的问题。改造罪犯理论是新中国监狱制度的本质和内涵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是我 国的监狱哲学、监狱基础理论,掌握和深刻领会了这一理论也就等于深刻理解了我国监 狱法规制度的立法精神、惩罚与改造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研究改造罪犯理论 既是为了总结过去,更是为了面对未来;不仅是学术研究,而且是为监狱工作在新世纪 的改革发展而进行的应用研究。

【摘 要 题】刑事执行法学研究

【关 键 词】改造罪犯理论/基本框架/内在联系/人文关怀/创新精神

【 正 文】

中图分类号:D926.7 文献标识码:A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党领导的在彻底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创 建的专政的国家机器的进程中,革故鼎新,白手起家,逐步创建起了 一整套全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监狱制度及运作体系。在短时间内,使旧中国黑暗 落后、野蛮残酷的监狱制度一下子飞跃到世界领先、文明进步、科学有效、独具特色的 监狱制度行列,创造了为世人瞩目的多项人间奇迹。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新中国的监狱 制度不仅有效地完成了保卫新生的基础,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艰巨 的历史任务,而且,新中国监狱制度及其运行体系的实践为人类社会刑罚执行制度的文 明进步和教育矫正罪犯的科学化进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特色鲜明、科学有效、文明进步的新中国监狱制度及其运行机制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 间内迅速建成并不断完善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追本溯 源,指导有中国特色的监狱制度迅速建立并不断取得成功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 础是改造罪犯理论。

改造罪犯理论是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集体智 慧的结晶。在缔造和奠基共和国基础的建国初期,我们没有现成的法律制度做 依据,没有任何经验可循,依靠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等 人从实际出发,不断发出各种指示、批示、谈话、讲话等,及时拨正航向, 指导监狱制度与实践沿着正确的轨道建设发展,领导和推动了新中国监狱制度及实践的 不断完善。虽然,在改造罪犯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监狱制度及运行机制得以奠基 并不断发展,法规制度逐步建立,且在实践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但改造罪犯 理论尚未得到法学专家和监狱学理论工作者深入系统的整理开发与研究。

进入21世纪,我国监狱工作既具备了更优越的社会环境、得到了更有利的发展条件, 同时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和挑战。为了迎接挑战,适应市场经济和法 治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效地完成新世纪社会发展赋予监狱的历史使命,监狱系统必须进 行系统的改革与制度创新,而改革创新应当是在继承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已有优势、保 持并发扬监狱制度的中国特色的前提下进行。

综上所述,无论是理性地总结新中国监狱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还是规划监狱制度 在新世纪的改革创新,都离不开对改造罪犯理论的系统梳理与研究开发。这是历 史赋予我们这一代监狱理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改造罪犯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对改造罪犯理论进行深入的、系统化的梳理总结、研究开发,将改造罪 犯理论的科学体系整理挖掘出来,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做一些“后原创”工作,将这一理 论中有中国特色的创造性的思想融会贯通于监狱系统的有关法律制度及运行机制,根据 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要求,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与结合性研究,为促进有 中国特色的现代法治监狱制度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一、改造罪犯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改造罪犯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思想的产生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但又有 其自身的发展脉络。从整体看,改造罪犯理论萌芽于中国党成立到土地革命 前,发展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到战争,形成于解放战争时期,在建国后到三大 改革完成时期成熟,1956年以后继续发展。1949年10月新中国宣告成立,新建立之 初,创建新型的国家机器,巩固基础,恢复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经济是共和 国缔造者们面临的首要任务。监狱作为国家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自然受到领导 者的重视与关注,大批的俘虏、战犯、旧留下的分子及各种普通刑事犯罪分 子需要迅速处理,这更增加了解决监狱问题的迫切性。因此,监狱建制、罪犯改造问题 受到等人的高度重视,将这一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对待, 在他们重要的理论著作上、各种会议讲话上、各种场合的谈话上、各种文件汇报的批示 批语上,亲自过问并组织领导监狱建设工作。新生的应当建设什么样的监狱? 监狱的性质职能怎样规定?新中国监狱如何对待各类罪犯?采取什么样的改造模 式与手段?这是历史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提出的课题。等人以睿智的 家的理性思维、无产阶级革命家创造新世界的胆略和胸怀,根据马列主义基本理论 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开创性观点,指导中国特色监狱制度逐步建 立,科学地回答了这一历史性课题,同时形成了一整套改造罪犯的新理论。

改造罪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监狱制度、罪犯改 造理论是与国家机器和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在论述 红色根据地建设中就提出了罪犯改造方法、原则问题,这是在同志著述中最 早谈到改造罪犯问题,是改造罪犯理论的萌芽。到了1948年以后,全国革命胜利 指日可待,等领导人开始筹划新生国家的建设问题,在《论专政》 一文中,同志系统地提出了如何对待分子和犯罪分子的基本方针。建国初 期,监狱建设、罪犯改造提到了当务之急的议事日程,因而,关于监狱的组建、改造方 针、监狱性质等,等在各种会议、讲话、谈话、文件批示上多次就监 狱建设和罪犯改造问题发表观点,提出思想。这一时期十分丰富的改造罪犯理论观点使 新中国监狱制度、改造罪犯理论的框架轮廓基本确定。随着监狱工作实践的不断发展, 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等领导同志又及时做出指示,指导监狱工作管理体制、教 育改造、劳动生产、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不断的调整、改革与完善,这一过程一直持续 到时期。1993年诞辰100周年,当时,我国监狱学作为刑事法学的一门重要 的分支学科已经兴起并获得初步繁荣,因此1993年广大监狱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 极大的热情研究总结改造罪犯理论,以纪念诞辰100周年,此次研究热潮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综上所述,改造罪犯理论早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萌芽,但在解放战争以前,只 是零散的一些观点和论述。从解放战争到建国初期,伴随全国革命胜利的临近及新中国 监狱制度及运行体系的建设发展,等人系统地就监狱工作的有关方面 发表了丰富的论述和观点,改造罪犯理论也在这个时期得到发展与完善。从1954 年《劳改条例》颁布到期间,则是改造罪犯理论的成熟时期。1993年前后, 在纪念诞辰100周年期间,改造罪犯思想及理论研究总结形成热潮,这是 对改造罪犯理论的初步总结研究,为改造罪犯理论科学体系的整理研究奠 定了基础。

二、改造罪犯理论的基本框架与内在联系

针对改造罪犯理论不是现成的理论专著,而是在指导中国事业发展建 设的进程中,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以著作、报告、讲话、批示、指示、谈话等多 种形式阐述的观点论断的汇集的特点,认真地梳理和研究这些散见的观点论述,笔者认 为改造罪犯理论包括九个方面的内容。这九个方面分别是:一、关于战犯改造; 二、改造罪犯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组成部分;三、我们的监狱其实是学校;四、人是 可以改造的;五、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六、劳动改造罪犯,生产是手段, 主要目的是改造;七、对罪犯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八、让罪犯在希望中改造;九、劳 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要集中。

战犯改造是新中国监狱史上辉煌的一章,它的辉煌不仅在于胜利者对失败者博大的胸 怀与人道,而且在于它对战犯改造的极大成功,战犯改造的成功使一大批侵略者变成了 和平友好使者的中坚力量,使新的死敌变成了拥护者和建设者。以改造罪犯 理论体系而言,关于战犯改造是改造罪犯理论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战犯改造的成 功使改造罪犯理论得到肯定证明,其思想便自然融入到或固化到新中国监狱制度 及其运行机制之中。所以,战犯改造是改造罪犯理论及新中国监狱制度承上启下 、由理论到实践的过渡状态和中介阶段。

改造罪犯理论的这九个方面可以简单概括为“三观”、“三论”,“三观”为 刑罚观、监狱观、改造观。“三论”为方、策略论、管理论。

改造罪犯理论的第一部分“改造罪犯是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的组成部分”是 刑罚观,等人关于这个方面的论述和阐释代表了中国党和中国政 府的刑罚思想。无产阶级奋斗的最终目标是消灭阶级、消灭犯罪、消灭国家,实现人的 自由发展和人类大同社会——主义。犯罪分子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破坏因素和消极 力量,是首当其冲应当改造的对象,因此,改造罪犯,预防减少乃至最终

用全面、发展的辩证观点转化他_历史论文 第三篇

男生L,是班上的尖子生,入学成绩名列年段第27位,是班级的老二。他圆溜溜的脑袋上白发占据了三分之一,看上去蛮壮实的身体,走起路来却摇摇摆摆。在班上,他人缘不错,一下课总有一堆人围着他,同学们说他特能侃,天南海北,天上地下,陆地海洋,他都能说得津津有味,让周围那些同学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还喜欢电脑游戏,经常用傍晚放学时间到网吧过上一二小时瘾再回去。就是这样高一上半期考他的成绩照样名列班级第一,单科成绩好几门也是班级第一。按理说,这样的学生老师应该都很满意,其实不然,几乎每个科任老师对他都颇有微言。一致反映:上课爱讲话,不记笔记,作业不做,影响班级同学听课,还经常迟到。有的科任老师甚至觉得班级有那么一股“邪气”。“邪气”从何而来?我还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仔细观察了一段时间,觉得L同学对班级的影响力很大,因为他上课爱讲话,就带动了他周围的一些同学讲话;因为他不交作业,就有那么一些同学“依样画葫芦”跟着学;因为他常迟到,就有一些同学步他的后尘;因为他喜欢电脑游戏,也带动了一些“游戏迷”,等等。

深入观察了解和冷静思考之后,我觉得做好L同学的工作是关键。怎么做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呢?从半个学期的接触了解,我对L学生的性格有所掌握,我觉得“刚柔兼济”的方法比较有效,“刚”有“以儆效尤”的功效,“柔”不至于伤害L同学。

鉴于L学生的学习和表现,我在班会课上“先扬后抑”,先表扬他学习成绩优异,值得大家学习,然后话锋一转,切中要害,对他的不良习惯予以严肃批评,并撤了他科代表的职,同时又对他提出了希望。班会课后,我觉得有必要再单独找他谈谈,于是,我留下他,一同在校园里漫步。我先开口打破了沉默:“老师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但老师不能不说,你是一个很有天赋,各方面素质都很不错的学生,凭着你的聪明才智,考上一所大学没问题,如果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你完全有可能考上清华北大等全国一流的大学。你不是很喜欢电脑吗,清华的电脑专业是全国一流的,当然如果像你现在这样的学习状况,学习习惯,你就可能与清华大学失之交臂,如果这样那么今后你一定会后悔终身的,老师是替你可惜啊!……”我见他默默点头,并表态说,以后一定改正缺点。

一星期后,我向科任教师了解他的课堂情况和作业情况,老师们反映有进步,但还不是很满意。于是我趁热打铁。先在班会课上表扬他,尔后再找他个别谈话,殷切期望他能给老师们一个惊喜。

半期后,开家长会,我向他的家长了解一些他在家的情况,他的家长说他很能睡,晚上一般八九点钟就睡觉,早上六点多才起床。原来如此,难怪他没时间做作业。

又是一次谈话。我建议他试着改变一下作息时间,能不能晚上用上两个小时时间做作业,科任教师反映你的做题速度慢,这与你平常练的少有一定关系,更何况高考的题量还更大,如果平常不训练答题速度,即使考试时所有题目都会做,但速度慢,来不及做,同样不能得分。第二天,我问他,昨晚做作业了吗,他告诉我:老师,我昨晚做到十一点多才睡觉。我当时不由一阵惊喜,及时鼓励表扬了他,希望他上课遵守课堂纪律。同时提出:如果老师讲的已经理解了,允许他不讲话影响他人,自己作进一步钻研。他说:“老师,我不是有意要讲话的,我是控制不住自己!”他提出能不能自己单独坐一张桌子,我当即表示同意。为了约束自己他还将桌子搬到最后靠墙的位置,与其他同学保持了一段距离。很快,科任老师觉得他的课堂纪律进步很大。

为了巩固效果,高一下我对他进行了家访。他的家离学校不近,骑自行车得花上近半个小时。费了一点周折,终于在205国道边找到了他的家。这是一座80年代初期普遍格局的房子,没有卫生间,没有客厅,直通通的两间房,隔了走道是厨房,一个狭小的阳台已被围成了一间房,里面摆着一张很小的书桌,一张极简陋的床(凳子加床板},这就是他的天地,连多一个人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见了这情景,我当时不禁有那么一点辛酸。而看他却没有表现出丝毫的难堪,乐呵呵的。在他家呆了半个小时,汽车的奔驰的轰鸣声不断地撞击我的耳鼓。“吵吗?”“习惯了。”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我还真佩服他了。这次家访,我对他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以后的教育中,我总是以谈心的方式跟他交流,让他逐步地改变不良习惯,即使偶有迟到现象,我也不过多的给予批评,只是提个醒或希望什么的。他对自己的不足也能正视,而且确实在改,高一下半期考他的学习成绩有了突出的进步,总分平均分位居年段第六名。他的变化对其他同学有很大的触动,同时,我做其他同学的工作,也更有说服力。在他的带动下,围着他的学生也有了转变,班级的班风、学风都因此得以极大改观,班级取得了总分平均分名列年段第一的好成绩。

[]

通过这个案例,我体会到: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如果我们用那种静止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势来看待学生,就看不到学生的可变性、可发展性。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给了我们许多启示。爱迪生被称为发明大王,但他小时候考试却常常不及格,被老师骂作“不折不扣的糊涂虫”。在中学时代以极端调皮而闻名学校,爱讲离奇古怪的故事,说出别人想不出的花样,老师和校长曾把列为中等的、希望不大的一类学生之中。英国数学家巴伯基和文学家马呵特两人是同班同学,都是考分不高的学生,有一次被老师当众奚落:“看!这两个没出息的人。”可后来,恰恰是他们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就。所以,班主任首先要尽可能运用一切有效方式和途径去了解学生,籍此基础对具体情况作全面的尽可能透彻的。学生是一本“活书”,每个学生一本。要读好这本书,我们应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入手,以辩证、全面的观点去了解研究他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也不能“一俊遮百丑”,尤其要发现一些不引人注意的现象。以便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以解决好主要矛盾。这是因为从内因上说,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素质,从外因上看,只要班主任有信心,有决心,有办法,有针对性地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学生一定能发展, 班级也一定能发展。相反,那种片面的、形而上学的班主任工作观支配下的班级工作只能适得其反,说重了还可能扼杀一个乃至一批未来的“人才”。

作为班主任,只有心中装着学生,而且认为每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学生都应该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关爱,才有可能说出富有教育魅力的话语,也只有教师深深懂得自己的言行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哪怕一举手,一投足,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举足轻重的,教师才会善于把握各种契机,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有益的方式向学生传递关爱的信息、赞赏的信息、期望的信息……向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播洒阳光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

善于理解学生是一种教育境界。善于理解学生还是教师自身的一种涵养,表现了教师个人的精神价值。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但愿我们都能成为善于理解学生的好老师。

 

数控技术和装备发展趋势及对策_工科论文 第四篇

摘要:简要介绍了当今世界数控技术及装备发展的趋势及我国数控装备技术发展和产业化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我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新环境下,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提高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性,并从战略和策略两个层面提出了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几点看法。

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如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产业)的使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曾经说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制造技术和装备就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数控技术又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核心的技术。当今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此外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还将数控技术及数控装备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资,不仅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而且在“高精尖”数控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对我国实行封锁和限制政策。总之,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即所谓的数字化装备,其技术范围覆盖很多领域:(1)机械制造技术;(2)信息处理、加工、传输技术;(3)自动控制技术;(4)伺服驱动技术;(5)传感器技术;(6)软件技术等。

1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的趋势来看,其主要研究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4]。

1.1 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

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日本先端技术研究会将其列为5大现代制造技术之一,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将其确定为21世纪的中心研究方向之一。

在轿车工业领域,年产30万辆的生产节拍是40秒/辆,而且多品种加工是轿车装备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在航空和宇航工业领域,其加工的零部件多为薄壁和薄筋,刚度很差,材料为铝或铝合金,只有在高切削速度和切削力很小的情况下,才能对这些筋、壁进行加工。近来采用大型整体铝合金坯料“掏空”的方法来制造机翼、机身等大型零件来替代多个零件通过众多的铆钉、螺钉和其他联结方式拼装,使构件的强度、刚度和可靠性得到提高。这些都对加工装备提出了高速、高精和高柔性的要求。

从EMO20xx展会情况来看,高速加工中心进给速度可达80m/min,甚至更高,空运行速度可达100m/min左右。目前世界上许多汽车厂,包括我国的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已经采用以高速加工中心组成的生产线部分替代组合机床。美国CINCINNATI公司的HyperMach机床进给速度最大达60m/min,快速为100m/min,加速度达2g,主轴转速已达60 000r/min。加工一薄壁飞机零件,只用30min,而同样的零件在一般高速铣床加工需3h,在普通铣床加工需8h;德国DMG公司的双主轴车床的主轴速度及加速度分别达12!000r/mm和1g。

在加工精度方面,近10年来,普通级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已由10μm提高到5μm,精密级加工中心则从3~5μm,提高到1~1.5μm,并且超精密加工精度已开始进入纳米级(0.01μm)。

在可靠性方面,国外数控装置的MTBF值已达6 000h以上,伺服系统的MTBF值达到30000h以上,表现出非常高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高速、高精加工,与之配套的功能部件如电主轴、直线电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

1.2 5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加工机床快速发展

采用5轴联动对三维曲面零件的加工,可用刀具最佳几何形状进行切削,不仅光洁度高,而且效率也大幅度提高。一般认为,1台5轴联动机床的效率可以等于2台3轴联动机床,特别是使用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铣刀进行高速铣削淬硬钢零件时,5轴联动加工可比3轴联动加工发挥更高的效益。但过去因5轴联动数控系统、主机结构复杂等原因,其价格要比3轴联动数控机床高出数倍,加之编程技术难度较大,制约了5轴联动机床的发展。

当前由于电主轴的出现,使得实现5轴联动加工的复合主轴头结构大为简化,其制造难度和成本大幅度降低,数控系统的价格差距缩小。因此促进了复合主轴头类型5轴联动机床和复合加工机床(含5面加工机床)的发展。

在EMO20xx展会上,新日本工机的5面加工机床采用复合主轴头,可实现4个垂直平面的加工和任意角度的加工,使得5面加工和5轴加工可在同一台机床上实现,还可实现倾斜面和倒锥孔的加工。德国DMG公司展出DMUVoution系列加工中心,可在一次装夹下5面加工和5轴联动加工,可由CNC系统控制或CAD/CAM直接或间接控制。

1.3 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成为当代数控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

21世纪的数控装备将是具有一定智能化的系统,智能化的内容包括在数控系统中的各个方面:为追求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方面的智能化,如加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工艺参数自动生成;为提高驱动性能及使用连接方便的智能化,如前馈控制、电机参数的自适应运算、自动识别负载自动选定模型、自整定等;简化编程、简化操作方面的智能化,如智能化的自动编程、智能化的人机界面等;还有智能诊断、智能监控方面的内容、方便系统的诊断及维修等。

为解决传统的数控系统封闭性和数控应用软件的产业化生产存在的问题。目前许多国家对开放式数控系统进行研究,如美国的NGC(The Next Generation Work-Station/Machine Control)、欧共体的OSACA(Open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Control within Automation Systems)、日本的OSEC(Open System Environment for Controller),中国的ONC(Open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等。数控系统开放化已经成为数控系统的未来之路。所谓开放式数控系统就是数控系统的开发可以在统一的运行平台上,面向机床厂家和最终用户,通过改变、增加或剪裁结构对象(数控功能),形成系列化,并可方便地将用户的特殊应用和技术诀窍集成到控制系统中,快速实现不同品种、不同档次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名牌产品。目前开放式数控系统的体系结构规范、通信规范、配置规范、运行平台、数控系统功能库以及数控系统功能软件开发工具等是当前研究的核心。

网络化数控装备是近两年国际著名机床博览会的一个新亮点。数控装备的网络化将极大地满足生产线、制造系统、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也是实现新的制造模式如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全球制造的基础单元。国内外一些著名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制造公司都在近两年推出了相关的新概念和样机,如在EMO20xx展中,日本山崎马扎克(Mazak)公司展出的“CyberProduction Center”(智能生产控制中心,简称CPC);日本大隈(Okuma)机床公司展出“IT plaza”(信息技术广场,简称IT广场);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展出的Open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开放制造环境,简称OME)等,反映了数控机床加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1.4 重视新技术标准、规范的建立

1.4.1 关于数控系统设计开发规范

如前所述,开放式数控系统有更好的通用性、柔性、适应性、扩展性,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等国纷纷实施战略发展计划,并进行开放式体系结构数控系统规范(OMAC、OSACA、OSEC)的研究和制定,世界3个最大的经济体在短期内进行了几乎相同的科学计划和规范的制定,预示了数控技术的一个新的变革时期的来临。我国在2000年也开始进行中国的ONC数控系统的规范框架的研究和制定。

  1.4.2 关于数控标准

数控标准是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一种趋势。数控技术诞生后的50年间的信息交换都是基于ISO6983标准,即采用G,M代码描述如何(how)加工,其本质特征是面向加工过程,显然,他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数控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国际上正在研究和制定一种新的CNC系统标准ISO14649(STEP-NC),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依赖于具体系统的中性机制,能够描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统一数据模型,从而实现整个制造过程,乃至各个工业领域产品信息的标准化。

STEP-NC的出现可能是数控技术领域的一次革命,对于数控技术的发展乃至整个制造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STEP-NC提出一种崭新的制造理念,传统的制造理念中,NC加工程序都集中在单个计算机上。而在新标准下,NC程序可以分散在互联网上,这正是数控技术开放式、网络化发展的方向。其次,STEP-NC数控系统还可大大减少加工图纸(约75%)、加工程序编制时间(约35%)和加工时间

科学技术思想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_社会学论文 第五篇

科学技术思想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涛光

【作者简介】张涛光(1946-),男,广东南海人,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管理学研究所教授。广东 广州 510631

【内容提要】科学技术思想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内容丰富,而且体系完整。科学技术思想发展了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机理,集中体现了理论发展主义理论的机理,前者是后者的缩影。在科学技术思想指导下,我国各族科学精神振奋,科技意识不断增强,在科技人才的培养、科技与教育的协调发展、先进科技的引进、科技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正体现了科学技术思想巨大的实践价值。

【摘 要 题】理论探讨

【关 键 词】科学技术思想/理论/组成部分/发展机理

【 正 文】

同志生前十分关心和密切注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具体、直接地指导和大力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在这一伟大的实践中孕育和形成了的科学技术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在理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践中发挥了并继续发挥着巨大的现实作用,已成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全面地把握这一思想对于建设四个现代化尤其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迄今在理论的宣传和研究工作中,并没有把科学技术思想放在应有的高度。事实上,无论从内容、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看,科学技术思想在理论的整个系统中都是一个相对的完整的子系统,它应占有自己的位置,把它分散在理论的其他部分中进行研究和阐述是不恰当的,不利于更深刻地揭示它丰富的内涵和精髓。

一、丰富的内容和完整的体系

仅仅从已公开发表的文献看,科学技术思想内容就已是非常丰富、深邃的了,涉及到相当广泛的领域,主要有下面6个方面的内容: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学技术对社会及世界斗争的意义;3.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4.双管齐下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5.国家要发展就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6.关于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管理的指导思想。在多种场合、多次对上述6方面作过深刻的说明和论证。例如: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5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88年“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的谈话”及同年“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谈话”等文献,结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实践、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具体、系统地阐述和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1979年“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5年“在扩大会议上讲话”、1986年“会见李政道夫妇的谈话”、1988年“视察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的讲话”等文献,深刻阐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及世界斗争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1977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年“同两位同志的谈话”、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9年“在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的报告”、1982年“陪同去四川访问途中的谈话”、1985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献,非常透彻地和阐述了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的道理;1977年“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83年“同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农业部门负责同志的讲话”、1985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88年“听取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谈话”等文献,强调要抓住体制改革这一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用双管齐下的方法使科技和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并提出了更具体、对现实更有指导意义的理论;1975年“在讨论国家计委起草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时的谈话”、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5年“会见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副总统姆维尼时的谈话”等文献,结合中外历史和现实说明国家要发展不引进先进的经验和科学技术是不可能的,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远的国策;在上述众多文献中,还多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论述过关于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管理的指导思想。上述6个方面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简明、精辟地阐述了当代科学技术同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科学技术对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世界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所处的地位、所具有的意义。科学技术思想就其本身而言,就是一个相对的、有自己结构、自成体系的系统,但在理论的整个体系中,它又是一个与其他部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占有自己独特位置、不可缺少、不可取代的子系统。在整个理论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论述其他领域的问题时,往往都从科学技术的视角加以考虑,有时还从科学技术对所论述问题起的作用和具有的意义加以说明。在论述到科学技术的问题时,往往又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其他领域的实际,对当代科学技术的特性、作用、意义的认识是非常深邃的。如果我们考察一下、恩格斯、、斯大林、、等留下的理论宝库,除恩格斯之外,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可以说是最深刻、最全面、最自成体系的。

二、理论发展主义的一个缩影

理论发展了主义。这种发展首先是实践的发展,是依据主义的基本原理,以过人的智慧和胆略在对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进行了准确、深刻的总结和概括的基础上大力创新而形成的。它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它本身的发展也离不开实践。这是理论发展主义的机理。这一机理在科学技术思想对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发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反映。因此,科学技术思想是理论发展主义的一个缩影。比如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及其后对此的一系列阐述,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在《资本论》中已很明确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一个相对的因素,但他没有把科学技术放在生产力的首位。在之后,和斯大林虽然也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有深刻的论述,但是他们对科学技术、生产力问题也发表过一些不那么准确、起码是容易被人误解的言论。比如讲过,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全人类的首要生产力是工人、劳动者。把生产力定义为物质力量,科学技术不是纯粹的物质力量,它就不是生产力要素了。斯大林也讲过,用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藉有一定的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之助发动着生产工具实现着物质资料之生产的人们……构成生产力。斯大林实际上把生产力要素定义为生产工具和劳动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前苏联有关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宣传和研究中,一直把科学技术摒于生产力要素之外,如果有所谓争议的话也仅仅局限于劳动对象属不属于生产力要素,即二要素还是三要素之争。新中国成立后,在这方面也承袭了苏联的理论,包括都把科学技术摒于生产力要素之外。这样做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上是非常有害的,它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忽视了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压抑了他们的积极性。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第一个问题就开宗明义地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0年之后,即1988年又不失时机地提出:“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注:《文选》第3卷,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页。)很明显这是对科学技术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首先是实践的发展,即科学技术实践的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关系及其推动作用的实践的发展。在20世纪以前,往往是生产实际的需要了技术的发展,生产和技术的实践又为科学理论的概括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即生产→技术→科学的过程。如16、17世纪由于社会生产对动力的需求促成了蒸汽机技术的发明,提高蒸汽机效率的实践促成了热力学理论的诞生。对此恩格斯作了十分精辟的概括:“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注:《恩格斯选集》第4卷,出版社1972年版,第505页。)这与当时的实践是完全一致的。但是,进入20世纪特别是60年代以来,生产、技术、科学这种关系开始逆转过来了。由于科学迅猛发展,科学理论往往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并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它们相互促进的时间越来越短,效果越来越大。如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关系式,后来哈恩的实验和梅特纳的,到最后原子能在军事上和工业上的应用,都表明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激光和半导体产业也是这样。实践表明科学技术的地位较之、恩格斯时代已有新的飞跃,具有第一位的意义,实践已凸显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对此作了深刻而准确的总结和概括:“现代科学技术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了道路,决定了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当然,不论是现在或者今后,还会有许多理论研究,暂时人们还看不到它的应用前景。但是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技术和生产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地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

xxxx对党执政规律的探索_社会学论文 第六篇

TAN xian-min,xIAO Guang-rong

【标题注释】本文系湖南省20xx年特别委托社科规划立项课题“关于新时期党执政规律的探索”的研究成果之一。

【 作 者】谭献民/肖光荣

【作者简介】谭献民(1957-),男,湖南安仁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肖光荣(1968-),男,湖南汉寿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内容提要】是探索中国党执政规律的伟大开拓者。他从执政任务、执政能力、执政监督等方面对党执政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英文摘要】Mao Tsetung is a great forerunner to probe into the governing rules followed by CPC.By attaching much importance on the mission of governing,the capability of governing and the supervision of governing,this article addresses Mao Tsetung's useful reflection on the governing rules follwed by communist party.

【关 键 词】/中国党/执政规律/有益探索

Mao Tsetung/Communist Party of China/governing rules/useful refection

【 正 文】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xx)06-0017-05

中国党十分注重对执政规律的探索。1945年7月,当黄炎培先生向提出党执政后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时,执政规律就已开始成为领袖人物经常思考的重大课题。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探索得以全面展开。本文主要从执政任务、执政能力、执政监督等方面谈谈对党执政规律的有益探索。

一、在执政任务上的探索

发展既是中国党执政的根本任务,也是中国党得以长期执政的必要条件。讲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一个政党要取得执政资格,巩固执政地位,获得执政的物质基础,都必须代表特定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正确解决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具体任务和具体方法。中国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社会的本质、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决定并要求执政的中国党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对这一规律性的认识的形成,的有益探索功不可没。

正如石仲泉在《中国特色道路的探索之源——兼谈“西柏坡精神”》一文中所言:“西柏坡精神是这两条伟大道路的交汇处和衔接点。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西柏坡即将走完;同时始于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又从这里开始,是最初的原始源头。”在西柏坡时期对党执政后的任务就作了理论探索和战略构想。

西柏坡时期,对于新中国党的执政任务的战略构想涵盖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其总体思路是以经济的发展来带动中国的整个发展,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是服务于经济的发展或伴随它而发生的。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强调:“从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务须避免盲目地乱抓乱碰,把中心任务忘记了。”“城市中其他的工作,例如党的组织工作,机关的工作,工会的工作,其他各种民众团体的工作,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肃反工作,通讯社报纸广播电台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2](P1428)此时,不仅非常重视医疗战争创伤,还对未来的新中国在新主义社会时期的经济发展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探索。

关于新主义社会时期经济发展的目标。早在1945年党的七大所作的报告《论联合》一文中就首次提出了“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目标。西柏坡时期,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2](P1437)明白无误地把“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确定为新中国在新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这一目标符合世界各国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新中国逐步发展、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

关于新主义社会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认为,新主义社会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包含了“工业化”和“农业社会化”。西柏坡时期,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一直是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他在1948年5月明确指出:“我们现在已经有了许多大中小城市和广大的工矿交通企业,如果各有关领导机关忽视或放松这一方面的工作,我们就要犯错误。”[2](P1333)新中国建立前夕,他在《论专政》一文中再度强调:“专政的国家,必须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业化问题。”[2](P1477)。

同时,又认为,中国新主义社会时期的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社会化”。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在制度方面,就是完成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制度,打破中国农业原来分散的自给自足状态,使中国的农业向着集体化方向发展,取得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在技术方面,就是必须改良农业技术,主要是采用现代化工业才能提供的现代机械工具和现代技术,也即“农业社会化”和国家的“工业化”协调发展。“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2](P1477)

关于新主义社会时期经济发展的途径。认为,五种经济成分必须同时存在。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主义的经济形态。”[2](P1433)新主义的国家将本着“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原则,来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其中,必须以国营经济为主体。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关于恢复和发展生产的问题,必须确定:第一是国营工业的生产”[2](P1428)。其次,重视科学的组织和管理。指出,要使企业的经营生产获得发展,必须对企业实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设立厂长负责制下面的管理委员会。由于经济建设对于即将走出革命战争年代的中国党人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特别强调要学习:“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2](P1481)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党执掌,在西柏坡时期产生的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从而指引着新主义社会经济建设和改造走向了伟大胜利。

1956年我国改造胜利完成,制度基本确立以后,中国党面临着全新的实践考验,即党能否履行好自己的执政使命,完成自己的执政任务。对此作了探索。

在《论黄金在目前和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指出,无产阶级夺取和巩固以后,“对于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来说,最大的危险,甚至也许是唯一的危险,就是夸大革命作用,忘记了恰当地和有效地运用革命方法的限度和条件。真正的革命者如果开始把‘革命’写成大写,把‘革命’几乎奉为神明,丧失理智,不能极其冷静极其清醒地考虑、权衡和验证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什么活动领域要善于改用改良主义的行动,那他们就最容易为此而碰得头破血流。”在他逝世前夕,还以遗嘱的形式,提出了改革国家机关的主张。遗憾的是,他的这些思想和主张还没有被党和理解接受和实施就逝世了。的后继者斯大林领导苏联取得了建设的伟大成就,但由于受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影响,认为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没有矛盾、“完全适应”,并把刚刚建立的制度和模式看成是尽善尽美的,长期讳言和拒绝改革,致使体制僵化,越采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认为这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他强调社会还有矛盾,批评了苏联学术界长期居统治地位的关于社会“无冲突论”的形而上学观点,这就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打开了改革的闸门。他还坚持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同意斯大林的“完全适应”的观点,提出了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观点。从而为后来的改革作出了最初的理论论证。还纠正了斯大林在《苏联经济问题》一书中说的商品生产只限于生产资料的观点,明确指出商品生产的活动不限于个人消费品,有些生产资料也是属于商品的,如农业生产资料。吸取苏联模式的教训,明确提出走“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他从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关系的中阐明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建设理论、方针和政策。其要点是:建立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提出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发展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确保整个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实践证明,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原则、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一旦违反了它,就会使经济建设出现混乱,遭受损失,回过头来还必须按此进行调整,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在读苏联《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这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关于社会分两阶段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发展阶段的理论。这个思想虽然在内涵上远不及以后逐步形成的初级阶段理论,但它却是初级阶段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之一。1962年,在总结1958年到1960年急躁冒进和“风”的教训时,强调在我国

xxxx主义辩证法的具体形态与应用功能_社会学论文 第七篇

The Humanities Educational Department of Huaihua University,Huaihua,Hunan 418008

张绍宏

【作者简介】怀化学院 人文教育系,湖南 怀化 418008

张绍宏(1942-),男,湖南华容人,怀化学院人文教育系教授,从事哲学、逻辑学方面的研究。

【内容提要】我们有理由把主义辩证法分为三种具体形态:一是否定既成知识、面向未知世界的发现辩证法,二是否定既成现象世界、面向本质世界的再现辩证法,三是否定既成现实、面向未来世界的实践辩证法。辩证法的这三种形态具有不同的应用功能,并且在适用范围、矛盾结构、解决矛盾的方式、基本规律和辩证运动进程等各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

【英文摘要】We have the reasons to think the Marxist dialectics may be divided intothree concrete forms:first,the discovered diaectics that denies theaccomplished knowledge and faces to the unknown world;second,reappearingdialectics that denies the present phenomenon world and faces to theessential world;third,practiced dialectics that denies the accomplishedreality and faces to the funture world.These three forms of dialectics have different applicative functions and have apparent differences in scope ofapplication,structure of contradiction,the way of solving contradiction,the basic law and the dialectical course of moverment.

【关 键 词】发现辩证法/再现辩证法/实践辩证法/discovered dialectics/reappearingdialectics/practiced dialectics

【 正 文】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xx)06-0001-05

一、辩证法形态理论异动的历史回顾

主义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在斯大林主编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出版后,似乎就以不可更改的结论性的方式定型了。但是,在20世纪50——80年代,也出现了四次对传统体系的冲击。第一次是前苏联哲学家伊里因科夫在《<资本论>中抽象和具体的辩证法》一书中,将的辩证法概括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第二次是前苏联又一位哲学家凯德诺夫在《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三个伟大的设想》一书中,依据对辩证法的设想,将主义辩证法概括为发生学的辩证法和结构性的辩证法两种形态。所谓发生学的辩证法是指从发生学上把辩证法叙述成思维史、科学技术史的总结;所谓结构性的辩证法是指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辩证法以一定的结构方式构造成的辩证法理论,这就是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辩证法理论体系。第三次是我国哲学家黄楠森在《<哲学笔记>与辩证法》一书中,把主义辩证法细化为整体范畴、并存范畴、层次范畴、过程范畴、认识范畴等五种形式。第四次是南斯拉夫“实践派”哲学家将主义辩证法概括为“否定的辩证法”,他们认为主义辩证法就是对一切既成形式采取否定态度的世界观和方。上述四个辩证法理论体系对于冲击传统辩证法理论体系、发展主义辩证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但这四个体系实质上都坚持主义辩证法是总体性理论的观念,认为不可能也不需要按应用功能对它进行形态区分。所以,时至今日的辩证法理论还是总体性的,依然带有粗糙化、一般化的弊端。辩证法作为一种普遍的方,具有多面性和极大的概括性。但作为一种“方法”,又要求有具体的应用功能,从而更具有操作性,因此有将辩证能细化的理论需要。辩证法的适用范围不同,应用功能不同,辩证法的形态也就不同。如果功能在于发现,旨在探索世界的隐秘部分及其规律,那么这是发现的辩证法;如果功能在于再现和叙述,旨在说明现象世界,揭示本质世界,那么这是再现的辩证法;如果功能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旨在表达变革既成现实世界的实践方针,那么这就是实践辩证法。诚然,主义辩证法是一种总体性的世界观,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方,而且是有巨大的潜在的应用功能的方,因而,辩证法是可以按应用功能进行形态区分的。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曾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就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P24)的这一经典论述告诉我们,辩证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是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持否定、批判和超越的态度。但是,既成对象的类型不同,否定、批判和超越的方式也就有别。因此,我们有理由把主义辩证法分为三种具体形态。

二、辩证法的三种功能形态

主义辩证法的第一个形态是发现的辩证法或称探索的辩证法。发现辩证法是独创的第一种辩证法形态,是在其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首次以隐性方式推出的。主义辩证法的第二个形态是再现辩证法或称叙述的辩证法,是在批判地吸收黑格尔《逻辑学》中的辩证法之后独创的又一种辩证法形态。再现辩证法在的巨著《资本论》中得到了最为光辉的运用,还多次从理论上阐述过这种辩证法。实践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明确提出的,是批判地吸收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提出的“否定的辩证法”的理论成果。辩证法的这三种形态在功能上有明显的不同。

发现辩证法的功能是探索未知世界,适用范围是科学研究活动领域。人类对既成的科学知识不满足,要超越既有科学知识,继续探索未知世界,但是,未知领域的目标有很大的模糊性,这就决定了探索与发现将是一场思想试验。发现辩证法就是为这种思想试验的成功而制定思维程序的科学。再现辩证法的功能是再现现实和历史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从本质和现象的结合上叙述现实和历史的运动,适用范围是对既成的现实和历史现象的理论剖析活动。所谓再现辩证法就是现实和历史现象的本质,观念地再现现实运动的叙述方法,是理论地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实践辩证法的功能是指导人们的实践,适用范围是人类创造未来的实践领域。实践辩证法是人们行动的辩证法,是一种具有创造世界、推动世界向前发展的功能的辩证法形态。在看来,实践辩证法比发现辩证法和再现辩证法更为重要,因为它所要否定的“既成形式”,是人们实践活动的既有成成果,是人们直接活动于其中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人们下一步实践的起点。

三种辩证法中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结构。思辨性矛盾和实证矛盾是发现辩证法中的矛盾。所谓思辨性矛盾就是以现有事物的物质存在为一方,以它的概念规定为另一方构成的一种矛盾。例如,伊壁鸠鲁所发现的原子自身的矛盾:从原子的物质存在说,应当认为原子无论怎样小,也应当有一定的体积、形状和重量,但是,从原子的概念规定说,根据理性思维的逻辑同一性的原则,把原子的概念坚持到底,那就应当认为原子作为自然的始基,应当没有任何物理性质,既没有体积、形状,也没有重量,作为概念的原子,只有相对于虚空来说的实在性,这样理解的原子是不会有任何特质的。这就是说,同是原子,其概念规定和其物质存在,或者说,作为世界“本原”的原子和作为物质最小构成单位“元素”的原子,是自相矛盾的。这种矛盾的新颖之处就在于,它既不是实证世界中的矛盾,也不是纯思维中概念的矛盾,它是事物的概念规定与物质存在相互联结时产生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发现辩证法所独有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的特殊结构使发现辩证法成为一种的辩证法形态。所谓实证矛盾就是实证世界中的事物的矛盾,即实证世界中的对立与冲突,如原子因有重量而垂直下坠与因无重量而偏离直线的运动之间的矛盾。这两种矛盾将会在发现辩证法的思想进程中反复交替出现。

再现辩证法中也有两种不同的矛盾:对象的内部矛盾和矛盾的外部对立。所谓对象的内部矛盾是指对象内部所包含的对立的方面或趋势,例如,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矛盾的外部对立就是对象内部矛盾所必然发展出来的两个矛盾着的事物的对立,如商品和货币的对立。这两种矛盾将会在再现辩证法的运动进程中不断出现。

实践辩证法中的矛盾是肯定和否定的矛盾,它有不同于发现辩证法和再现辩证法中的矛盾的特殊性。由于人们在实践中对这些矛盾采取什么态度会影响矛盾本身的结构和发展方向,所以实践中的矛盾是未完成的矛盾,是正在形成、生长因而未定型的矛盾。事实上,实践辩证法的矛盾还只是摆在实践主体面前的一些现实的对立面,例如,人与某种自然境遇的对立,某个人与其他个体、某个人与他所从属的群体之间的对立,等等。

三种辩证法解决矛盾的方式也不相同。发现辩证法解决思辨性矛盾的方式是将思辨性矛盾客观化,解决实证矛盾的方式是再构筑思辨性矛盾,再矛盾客观化,永不满足于既有科学知识,永远面向远方,探索未知。当然,已经获得的并且经过实践检验证明为基本正确的科学知识,暂时是可不必再加质疑的,这样的知识便会进入再现辩证法或实践辩证法的领域而成为新的辩证运动的要素。

再现辩证法解决矛盾的方式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着的两个对立面转化成该事物与他事物的外部对立,而一事物与他事物又会作为新的对立面融合成新的范畴,造成新的内部矛盾,新的内部矛盾又转化成外部对立,如此无限循环,直到揭示出现象背后的本质并且与全部历史发展进程相平行为止。

实践辩证法解决矛盾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人们对待实践中的矛盾的态度。实践辩证法研究领域的特殊性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首先,对待人与自然的矛盾的态度与对待社会矛盾的态度,是有差别的。因为自然界对于人来说具有优先地位,所以,认识自然的辩证法,和一般实践辩证法不同,它应当归属于发现辩证法。发现自然规律之后如何改造自然?人类实践的历史和现实

哲学xx——xxxx哲学的总体性质xxxx的辩证法与哲学的视域转换_社会学论文 第八篇

恩格斯指出:“哲学在黑格尔那里终结了:一方面,因为它在自己的体系中以最宏伟 的形式概括了哲学的全部发展;另一方面,因为他(虽然是不自觉地)给我们指出了一条 走出这个体系的迷宫而达到真正地切实地认识世界的道路。”(注:恩格斯:《费尔巴 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出版社,1972年,第11页。)这条道路就是辩证法现 实化的道路。只有把辩证法现实化,才能破除体系的禁锢,在现实生活当中张扬出辩证 法批判的、革命的本性。但是如何实现辩证法的现实化,在手稿中写下了这样一 段话,“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 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 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 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劳动的成果。”(注::《1844年经济学哲学 手稿》,出版社,2000年,第101、101、101、102、118、116、8页。)在这里,马 克思认为黑格尔“抓住了劳动的本质”,这是因为黑格尔通过辩证法“把人的自我产生 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是外化和对外化的扬弃”,两者的共同点都在于把自身理 解为一个辩证法的扬弃的过程。那么黑格尔所“抓住的劳动的本质”就是一个辩证法的 扬弃的过程,“黑格尔惟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劳动”(注::《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版社,2000年,第101、101、101、102、118、116、8页 。),所以在黑格尔的哲学里,辩证法被诉诸于“抽象的精神劳动”,即观念或精神。 而的劳动已经不再是抽象的精神劳动,而是“感性的现实的活动”,即作为人类 实践活动的最基本形式的生产劳动,这样,就把辩证法诉诸于生产劳动,把生产 劳动的本质看作是一个辩证法的扬弃的过程,从而走出了一条辩证法现实化的道路。

认为:“费尔巴哈的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之后包含 着真正理论革命的惟一著作”。但费尔巴哈作为一个哲学家,也只是“停留在半路上, 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他没有批判地克服黑格尔,而是简单地 把黑格尔当作无用的东西抛在一边”(注:恩格斯:《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出版社,1972年,第32页。)。费尔巴哈没有“找到从他自己所极端憎恶的抽 象王国通向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道路”。与此相反,找到了一条真正地通向“活 生生的现实世界”的道路。通过转换辩证法的承担者,把抽象的精神劳动转变为 现实的生产劳动,辩证法以生产劳动为载体,运用于现实生活领域,使辩证法的批判性 和革命性产生了现实的效果。由于黑格尔把辩证法诉诸于抽象的精神劳动,所以“人的 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等于自我意识”(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出版社,2000年,第101、101、101、102、118、116、8页。)。把辩证法的 承担者转换为生产劳动,就必须把人当作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就是从现实的人及 其历史出发。这样就把黑格尔作为“人类思想运动的逻辑”的辩证法转变为关于 现实世界的运动发展的辩证法,从而使辩证法理论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批判的、革命的 意义。

随着辩证法的现实化的路径的拓展,的视域也发生了转换。认为:“作 为自然界的自然界,这是说,就它还在感性上不同于它自身所隐藏的神秘的意义而言, 与这些抽象概念分隔开来并与这些抽象概念不同的自然界,就是无,是证明自己为无的 无,是无意义的,或者只具有应被扬弃的外在性的意义”(注::《1844年经济 学哲学手稿》,出版社,2000年,第101、101、101、102、118、116、8页。)。马 克思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外在的自在的自然界是“存在着的无”,同时也认为 “被抽象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版社,2000年,第101、101、101、102 、118、116、8页。)

既不研究自在的自然界,也不研究抽象的自为的自然界。他的研究视域是现实 的生活世界。所以,恩格斯认为他和的哲学“只是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是关于 现实生活世界的世界观,既不是关于自在世界的世界观,也不是关于自为世界的世界观 。如果把世界观理解为关于自在世界的世界观,那世界观就变成了“观世界”,即十八 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如果把世界观理解为关于自为世界的世界观,那就变成了“人类 思想运动的逻辑”,即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恩格斯所谓的世界观是关于现实生活世 界的世界观,我们只有把世界观理解为现实生活世界的世界观,才契合了哲学的 原意。现实生活世界的世界观,就是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哲学就是想达到人 与自然界的真正的统一,从而实现人类的解放。认为,“通过工业——尽管是以 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注::《1844年经 济学哲学手稿》,出版社,2000年,第101、101、101、102、118、116、8页。)。 人要达到与自然界的真正的统一,就必须扬弃异化,这种扬弃了异化的状态就是主 义,“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 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 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 ”(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版社,2000年,第101、101、101 、102、118、116、8页。),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它是 历史之谜的解答。

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角度来看,在黑格尔的哲学里,“思存关系”表现为概念逻辑 与意识中的存在的关系,或者说是思维形式和思维内容的关系。但认为“人类思 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注:《 恩格斯选集》第1卷,出版社,1972年,第16页。)。这样,就把哲学 从天国拉回到了尘世。回到现实生活世界之后,“思存关系”就变成了人与自然界的关 系问题,辩证法也就由“人类思想运动的逻辑”变成了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理论,如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规律等,也即马 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改造,把辩证法诉诸于生产劳动, 找到了一条辩证法现实化的道路,这样就把辩证法应用到了现实的生活领域,形 成了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即的历史唯物主义,换言之,辩证法关于 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论形态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的哲学中,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 义是统一的,的辩证法作为关于现实生活世界的辩证法,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xxxx主义的佛教观和佛教的xxxx主义观_社会学论文 第九篇

关键词:主义、中国佛学、辩证唯物论、唯心论

一、前言:问题的提出

主义传入后,中国的思想文化方向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主义的传播和发展,一切传统的思想文化都必不可免地要面对主义的挑战。由于主义所固有的革命性和批判性,它自然要对包括佛教在内的传统文化发动批判,由此而引起了思想文化界的深入而持久的变革。对于这一历史变革,学者们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有一个方面似乎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这就是主义和佛学的关系问题(1)。研究这一问题可以使我们对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思想史、宗教史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对中国佛学和中国主义的未来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从整体上说,20世纪中国的主义者倾向于对佛教进行批判,他们以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为主要武器,着重于揭示佛教的阶级属性、反动的社会作用和佛教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佛教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在僧侣和居士方面,情况比较复杂。时期的佛教思想家们,对主义既有肯定,也有批评,有人曾试图融合主义与佛教思想。1949年以后,佛教界普遍地接受了主义在社会和精神生活中的统治地位。在此前提下,一些僧侣和居士们倾向于论证佛教教义与主义的一致性,为佛教争取生存地位。本文着眼于不同思想主体的立场分野,对主义与20世纪中国佛学的关系做了一个整体的叙述,期望能由此给我们发展21世纪的中国思想文化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主义者的佛教观

此处所谓主义者实际上包括两类人,一类是中国党的领导人,如瞿秋白、等;另一类是持有主义观点的佛教学者,如候外庐、任继愈、方立天、范文澜、郭鹏、严北溟等。

在早期领导人中,陈独秀等人对佛教持严厉批判的态度,不过陈独秀对佛教的批判并不是根据主义的。另一位领导人瞿秋白受到佛学很深的影响,他之踏上革命的道路,与佛教菩萨行思想的熏习有关,他说:“菩萨行的人生观,无常的社会观渐渐指导我一光明的路。”(2)佛教的出世主义与诸行无常的世界观,与对现有社会的否定或批判结合起来,促使瞿秋白走向“俄乡”寻求新的社会理想。不过严格的说,佛学对瞿秋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深层次的情感方式和人生态度上,在其哲学著作中很难看到佛教思想的痕迹。

作为一代领袖的,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主义哲学家。他的佛教观,包括三方面内容,即佛教文化论、优良传统论、与协调论(3),这“三论”中尽管有一些对佛教的特殊理解,但实际上是至今为止的官方佛教政策的指导思想。佛教文化论把佛教视为历史文化遗产,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传统论进一步概括了佛教的本质和作用。主张“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其意义在于区分佛教的精华和糟粕,使精华部分服务于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文化的建设。与协调论则旨在使佛教融入的文化体制。的一些具体论述很有意思,如说释迦牟尼是“从被民族中产生的人”(4),“是代表当时在印度受的人讲话。为了免除众生的痛苦,他不当王子,出家创立佛教”。他认为“六祖的佛经《法宝坛经》就是劳动的”(5),高度评价六祖对主观能动性的发扬。他说:

主张一切皆空,这是彻底的唯心论,但他突出了主观能动性,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大跃进。慧能敢于否定一切。有人问他:死后是否一定升天?他说不一定,都升西天,西方的人怎么办?他是唐太宗时的人,他的学说盛行于武则天时期,唐朝末年乱世,无所寄托,大为流行。(6)

又如:

信佛教的人和我们党人合作,在为众生即群众解除的痛苦这一点上,是共同的。(7)

我们再把眼光放大,要把中国、把世界搞好,佛教教义就有这个思想。(8)

根据主义观点研究佛学,主要是1949年以后的事情。此处所谓主义当然是三十年代以后在中国哲学界日渐占据主流地位的苏联形态的主义哲学。据此研究中国佛学,以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和任继愈的《汉唐佛教思想史论》、《中国佛教史》等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是有三:第一、重视历史上的佛教和佛学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用阶级方法具体佛学思想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功能;第二、根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二分法,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揭露佛教哲学的唯心主义实质;第三、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佛教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侯外庐等人的佛学研究体现的是其一贯的思想史研究特点。在研究僧肇时,侯外庐等人认为:

僧肇揭示了运动矛盾,但他并不理解这种矛盾之本身正是思维与思维对象之间的矛盾的辩证法。

在揭示运动与不迁的矛盾时,他透露了辩证法,但由此而反对运动肯定物不迁时,他却是否定矛盾,用形式逻辑的同一律否定了辩证法,形而上学的认为运动就是运动,不迁就是不迁,二者不能统一。(9)

在研究三论宗时,他们的结论是:

吉藏的二谛论在世界观上由相对主义走入虚无主义,在方上由相对主义达到单纯的否定;但在相对主义的形态上,又反过来不得不肯定他最终所认为虚幻的一切事物,从而为贫困的现世祝福,替封建的社会结构辩护。

当这一出入宫廷“高僧”驰骋于超脱尘世的概念世界时,他的两眼却紧紧盯住统治阶级的粗鄙的俗世利益。这种二重性是以“中道”观掩饰起来,并且以极端繁琐的推理赋予自身以思辨的形态。(10)

在研究唯识论时,他们认为:

尽管把因果谈得天花乱坠,但他们所谓的因果实质上只是属于主体的一种规定,妄想把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的全部内容抽空,而归结出于客观世界之上的、不因物质发展而自由转变的一种意识上的因果关系。当他们把因果关系提到意识的领域内来加以探讨时,他们的因果论就完全排斥着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而只成为抽象形式的烦琐哲学的思辨。(11)

唯识宗的这一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表面看来,只是一种与俗性无关的抽象、超然的形而上学,但在实质上,它不仅是荒谬的,而且是反动的。(12)

这些论点自然是极为偏激的。但这些论点只是当时的一般思想史研究范式的必然结论,不但在佛学思想研究中如此,在儒家、道家等思想的研究中也是如此。

不过,使用这一模式研究佛学最为得心应手的应首推任继愈先生。他撰写的《汉唐佛教思想论集》是这一研究模式的代表作,曾获得的很高评价,称之为“凤毛麟角”。任继愈的研究首先总是着眼于佛教思想的阶级属性。在任继愈看来,无论是小乘佛教还是大乘佛教,都是在印度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他说:

它是印度的上层建筑,为印度的奴隶主阶级和印度的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他们的一切有部毗昙学和般若空宗的理论是用来麻痹印度广大,消灭他们的反抗意志的思想武器。(13)

又说:

佛教在中国的危害性,主要在于它实际上起了模糊阶级界限,和削弱被阶级反抗意志的作用。(14)

在评价般若学时,他认为佛教的般若学说是以“慈悲”众生的姿态向一切企图正视现实的人展开思想攻势;在评价涅槃佛性学说时,他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一消极平等的宗教口号,是对于一切被阶层的人们的烟,其反动性远远超过了它文字上的涵义,是具有实际反动的作用的。

任继愈认为,佛教是唯心主义的宗教体系,是通过唯心主义的理论论证以达到信仰的目的。他肯定佛教的逻辑和丰富的辩证法观点,认为佛教作为思想资料的仓库,大有可以发掘之处。比如佛教一开始,就用感觉、概念、物质属性来论证他的宗教唯心主义体系,它的论证的方法也很精致。但佛教的辩证法观点与唯心主义的体系是不相容的,因为唯心主义终归要破坏辩证法。所以佛教在哲学史上的作用,就是一个“反面教员”的作用,即“通过对佛教唯心主义的批判,促进了中国唯物主义的深化”。

与侯外庐和任继愈比较起来,范文澜对佛教的态度更为激进,可以说是一个近代反佛的极端的典型。在对佛教的总的看法上,范文澜认为,佛教及其经典、教义,都是谎话连篇,不可认真对待。他说:

各宗教中说谎话技术最高胆最大的无过于佛教。(15)

佛经里谎话连篇,任何一部佛经决不可用认真的态度对待它,只能当作一种戏论加以唾弃。如果堕入大骗局,主观上想做个虔诚守戒律的佛,客观上却是宣扬戏论蠹国殃民的大害虫。(16)

对佛教中的各宗派,范文澜也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如认为“净土宗是成佛最容易的一个法门,也是骗人最多害人最重的一个宗派”,“唯识宗更为琐碎,更是一种不值得认真对待的戏论”,“自从佛教演变出密教,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世的巫术,佛教走入绝境了”,认为华严宗“不论是偏是圆,总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实际意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等等。

范文澜的佛教批判使用了主义的阶级方法,他认为,佛教对被阶级说来,确实是莫大的祸害。因为“佛教强调因果报应,用以解释阶级的不平等、富贵贫贱相差悬殊的原因,对统治阶级非常有利,因而获得统治者的保护和推广。加以谎话连篇,无处不是谎话大话,胁人以地狱无穷尽之苦,诱人以富贵千万倍之报,被不免受骗,而特别有贪心的人,更不免堕入术中,受骗至死而不能自拔,成为虔诚的不是存心骗人而实际是骗子的佛。”(17)很难说这类激进的批判言辞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佛教的历史实际。就曾认为“佛教为被的人讲话”。在我看来,有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佛教,也有代表普通利益的佛教,并不存在只对地主阶级服务的佛教。即使在地主阶级内部,也始终存在对佛教的不同态度。而从佛教教义来说,如果只是为特定阶级利益服务,它也就失去了“普度众生”的价值了。藏传佛教是自上而下的佛教,慧能禅宗则是平

xxxx与马尔库塞异化理论比较_社会学论文 第十篇

一、关于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的异化劳动理论,明确提出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其中第一个规定阐发的是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关系。说:“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注:《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1卷第41页。)是一种异化关系,这种异化关系的表现是:工人生产的越多,他的产品的数量越大,自己占有的产品越少、就越贫困;工人创造的产品价值越高,他自己越成为廉价的商品。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产品成了自己的对立物,成了统治自己的力量,他们创造的产品的力量越大,统治自己的力量就越强,自己就越没有力量。在这种异化关系中还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工人只有作为生产资料的奴隶,作为他产品的奴隶才能得到工作,以获得维持生命的生活资料,因而工人为了生活,必须作为生产资料的奴隶才能实现自己的劳动。工人在劳动过程中遭到了双重的丧失,即劳动者自身肉体生存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者进行生产的生活资料。说:“工人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占有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他就越是在两个方面失去生活资料:第一,感性的外部世界越来越不成为属于他的劳动的对象,不成为他的劳动的生活资料;第二,感性的外部世界越来越不给他提供直接意义上的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注:《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1卷第42页。) 

马尔库塞在新的条件下提出的异化理论,也阐发了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强迫工人去消费劳动产品,工人成了消费产品的奴隶。在马尔库塞看来,生产的发展“超出生物学水平的人类需求的强度、满足乃至特性,总是被预先决定的。获得或放弃、享受或破坏、拥有或拒绝某种东西的能力,是否能当做一种需求,取决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最流行的需求包括,按照来放松、娱乐、行动和消费,爱或恨别人所爱所恨的东西,这些都是虚假的需求。”(注:《单向度的人》,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马尔库塞这一番叙述表明了工人和产品的关系是一种强制性的消费的关系,工人受消费品的压抑没有任何自己选择的自由,在强迫性的消费过程中完全处于一种被奴役的地位,完全受到自己创造出的产品的支配,是自己创造出的产品的奴隶。 

由此看出,与马尔库塞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论述了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异化劳动理论中阐明的工人与产品的关系是,由于生产力不够发展,劳动产品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资本家利用占有的生产资料去剥削工人,获得利润,工人由于失去了劳动产品而处于奴隶地位,强调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关系。而马尔库塞讲的工人与产品的异化关系是在新的条件下形成的,是资本家利用他占有的产品强迫工人去消费,推销他的产品获得最大的利润,使劳动者成了产品的奴隶,他强调的是强迫工人消费的关系,这的确是那时没有的新现象,马尔库塞指出来是有意义的。但是他忽视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的关系,这相对于是一个倒退。 

二、工人与统治阶级的关系 

在工人与统治阶级的关系上,的异化劳动理论和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也是根本不同的。认为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工人与统治阶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为异化劳动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异化劳动造成了一个异化的世界,主要表现在价值形态的剥削、货币统治和人类的两极化的发展上。 

1.关于价值形态的剥削 

社会的剥削关系并不是从异化劳动的形成开始的,而是自阶级产生以来就存在的。它指的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但是在异化劳动的关系下,剥削出现了特殊形态即价值形态的剥削。认为,这种利益的物质表现就是金钱,它代表一切事物,人们和社会关系的价值。(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页。)这种剥削体现为人对人的剥削,意味着把人当成一种商品,人遭到了无限的盘剥和残害,这种剥削不仅限于阶级之间,而且还延伸到阶级之内。如劳动力的买卖扩展到人类的一切能力的买卖,大资本家吞并小资本家等。 

2.关于货币统治 

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货币成了市民社会的万能之神,货币把人类的本质化约成抽象的数量,把人的个性和价值变成了一切可交换的价值。货币实现了物性对人的个性的绝对统治,货币具有使物与人的本质倒转的力量,它既是连结人们的扭带,也是离间人们的手段。“货币就已经是个性的普遍颠倒:它把个性变成它们的对立物,赋予个性以与它们的特性相矛盾的特性。”(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页。) 

3.关于人类向两极化发展 

认为“异化劳动”导致了人类向两极化发展。首先,财富和贫穷的两极化,资本家成了财富的集中者,而工人成了贫穷的集中者,工人为资本家生产了财富而为自己生产贫穷。生活资料出现了两极化,资本家需要的生活资料精细化和多样化,而工人的生活资料粗陋和简单化;智慧上也出现了两极化,工人创造了智慧,却被统治阶级占有,而工人成了“愚钝”的人。 

由以上可看出,在异化劳动条件下,工人与统治阶级形成了尖锐的对立。工人被排挤在人类正常生活以外,不成其为人,这种状况工人是无法忍受的,他们在实际斗争中认识到劳动者和资产阶级是势不两立的两个阶级,他们之间的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是不能调和的,只有工人阶级团结起来资产阶级才是出路。 

马尔库塞认为,在生产和科学技术大发展的今天,财富增多了,产品多种多样,任人消费,正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讲的,工人与统治阶级矛盾已不存在了。不仅如此,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出现了同化的趋势,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融合为一体,没有任何反抗力了,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一种肯定的力量,而不是否定的因素,原因如下: 

1.科学技术发展改变了劳动者的地位。马尔库塞认为,科学的高度发展使体力劳动者从被奴役被剥削的地位中解放出来,这种解放改变了工人的概念,因为在看来,所谓工人主要是指体力劳动的人,而资本家就是靠买到这种劳动力而起家的,是靠无偿的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而发财的,工人也因此落到了商品的地位。工人不满意这种地位而起来反抗。但现在不同了,原来的这种状况不存在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仍维持着剥削,但日臻完善的劳动机械化改变了被剥削者的态度和境况。”(注:《单向度的人》,第23页。)但这不意味着从要本上改变了工人阶级受奴役的地位,而只是改变了奴役的形式。可以说,过去对工人的肉体的奴役,现在是心灵和灵魂的奴役,这种奴役形式的改变对工人是一个很大的麻醉,使他们感觉不到受奴役之苦,因而他们的反抗情绪也很少了。 

2.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职业分层显示出了同化的趋势。马尔库塞认为,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本身变成了机械工具和关系的体系,并因此而远远超出了个别劳动过程”。(注:《单向度的人》,第25页。)这种变化使工人参与并指挥这个技术组合的各种职业融合为一体。马尔库塞认为,今天的自动化改变了各行业的差别,也就改变了工人和资本家的这种不平等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在马尔库塞看来,今天决定生产力的不是别的产品,而是机器,今天的这种关系不是工人同其他阶级关系的问题,而是技术进步同发展工业的根本制度相适应的问题。在这个适应中,个人的作用就微不足道了,人同机器浑为一体,被机器同化了。

3.科学的发展改变了劳动者的意识。马尔库塞认为,由于科学的发展,自动化的实现,不仅过去又脏又累的体力劳动减少了,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消费品,使人们各种需要得到了满足,使他们越来越感到舒适、幸福,因而工人失去了他不幸的意识,而产生了一种虚假的,工人不仅生活上感到满足,而且意识上也感到愉快。这样,工人从生活到意识方面都同资本主义社会融合为一体,对资本主义社会没有否定方面,只有肯定的方面。 

在工人与统治阶级的关系问题上,的异化劳动理论是对当时的真实关系的揭示,而马尔库塞却是对今天的真实关系的曲解。 

三、关于革命的主体问题 

与马尔库塞在革命的主体问题上也有明确的分歧。认为革命的主体是工人阶级,而马尔库塞却认为在今天革命的主体不是工人阶级而是工人阶级以外的一些阶层。 

了异化劳动造成的严重后果,形成了异化世界,把工人阶级降到非人的地位,消除这种异化只有进行革命,建立主义社会。进行这场革命的主体就是工人阶级。说:“从异化劳动同私有财产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的解放、从奴役制的解放,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而且这里不仅涉及工人的解放,因为工人的解放包含了全人类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整个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同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版社1985年版第58页。)从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工人受的奴役是最重的、最典型的,它是人类奴役形式最集中的体现。所以,它也是反抗旧制度的最强大的力量。工人阶级同社会化的大生产相联系,他们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工人阶级的奋斗方向也是人类的奋斗方向,所以,工人阶级是消灭异化的革命的主体。 

马尔库塞则认为,由于今天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人阶级已失去了它过去作为革命主体的作用。今天作为革命主体的是工人阶级以外的亚阶层,因为工人阶级已同资产阶级融合了,工人阶级在物质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得到满足,他们不再反抗现行的制度和资产阶级了,所以他们成了资本主义制度肯定的因素。白领工人增加,蓝领工人减少,蓝领工人已失去了当年描述

文章地址:www.hzydhh.cn/html/275911.html